您好,欢迎来到化工新城 您当前所在的页面: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长江日报:化工区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推动转型升级 完善产业链条 

中韩石化公司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

建立“四大体系”,完善园区产业链条

全面推进“一城两园”建设

“十三五”期间,武汉化工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一个目标”,推进“四大战略”,实现“三大跨越”。

围绕“一个目标”,即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全面推进建设新城、北湖产业园、清潭湖生态科技园“一城两园”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推进“转型、创新、绿色、共享”四大发展战略。转型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即发展动力由要素和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重点产业由石化产业逐步转向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由大宗石化产品逐步转向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创新发展。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合作创新。积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化工的深度融合,实现装置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产品功能化,提升化工产业竞争力。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更加注重引进能耗低、附加值高、产品绿色低碳等产业,提升非石油基产业比重,推动园区低碳化、绿色化。遵循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理念,着力促进园区企业间产品交换,推进园区产业链网化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共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加快推进还建社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育、卫生、文化、养老水平,让人民群众分享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成果。

实现“三大跨越”。坚持“高端化、智能化、差异化”的原则,着力发展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园区产业发展的大跨越;坚持“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强工业生态系统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实现生态建设的大跨越;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新社区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民生保障的大跨越。

“十三五”期间,化工区将继续埋头苦干、坚定前行,努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武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再添新动力。

展望

建立以乙烯为核心的石化产业体系

武汉乙烯项目建成投产。武汉乙烯项目于2010年3月正式开工,2012年12月建成中交,2013年8月主体装置一次投料成功。投产以来,乙烯装置运行平稳,平均负荷率达到97%,先后生产出20个牌号的树脂产品,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5年1-10月完成产值119.42亿元,实现盈利近19.13亿元。化工区累计投入100亿元,完成征地7400多亩,实施乙烯核心厂区、上下游管廊、灰渣厂、乙烯铁路专用线及周边安全防护隔离带内房屋拆迁近100万平方米,完成道路、天然气、供电等30多项配套工程建设。

乙烯下游产业链初步形成。依托武汉乙烯供应地方的甲苯、环氧乙烷等12种原料,先后与鲁华、力诺、新加坡恒阳等27家中外石化及相关企业签约,引进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物流等领域的项目,总投资额约290亿元(不含武汉乙烯项目),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6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3个,预计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650亿元以上。鲁华、奥克、凯顺等8个项目已投产,环氧乙烷、芳烃、碳五和碳九四条乙烯下游产业链初步建立。

建立北湖产业园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体系

全力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北湖组团八吉府大街、临江大道等8条主干道路建成,通车里程约39.2公里,在建及待建市政道路14条,总长约34公里,基本形成北湖组团路网骨架。投资17亿元建设铁路专用线22公里,与乙烯项目同步建成投用。建成17公里长距蒸汽管道,为周边企业供汽。建成园区公共管廊4.3公里,乙烯上下游专用管廊20公里,天然气管网5.8公里,变电站2座,供水管网12.3公里。乙烯自来水厂已为企业提供工业用水,中法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一期已投用,污水处理能力3000吨。

加快推进北湖化工物流中心建设。构建铁、水、公、管“四位一体”的综合运输系统,全力推进北湖化工物流中心和市化工专用仓储基地建设。恒阳石化液体码头和罐区项目已基本建成,恒基达鑫化工仓储项目2015年底将建成,市化工专用仓储基地将正式形成。

建立安全环保和生态工业体系

强化安全环保监管。严把安全环保“三关”。严把安全环保准入关,严格控制环境风险大、污染严重、有毒有害的产业和项目入园;严把“三同时”监管关,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严把风险评估关,确保满足区域安全条件。建立监测监控、消防和防泄漏三大系统,推进应急平台、救援队伍和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监管体系。园区安全环保消防应急管理平台(一期)建成投用,实现应急平台与园区企业中控中心互联互通。中韩石化投资20多亿元建立安全控制系统和环境监测体系,形成由收集围堰、应急池、长江大堤组成的三级防治体系,确保污染物不排入长江。园区所有企业外排合格率达100%,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园区COD、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位于控制范围内,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达到2.2吨标准煤/万元,优于2015年全国化工园区20强平均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循环经济动脉产业链网的建立,实现企业间、装置间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互供和共享,形成集聚生产和集群发展。大力支持鲁华、凯顺、奥克等企业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促进动脉产业链发展;支持联德采用“黄磷燃烧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专利技术,实现热能高效回收。

建立园区科技创新体系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化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建立引导基金理事会,确定基金管理公司。出台《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引导基金投资和管理。

组建化工新材料工研院。以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加快中试基地建设,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瞄准化工科技前沿领域,积极发展膜材料、光电子材料、特种橡胶等化工新材料。已引进研发专业技术人员90余人,引进19个研发项目,建成2000平方米的中试基地,实现有机管式膜及其水处理应用等项目产业化。

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80万吨乙烯工程下游产品开发及过程强化协同创新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精细化学技术、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化工过程强化研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公共技术开发和相关技术服务,共同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共开展技术合作项目41项,多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与湖北大学等单位共建有机化工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为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2010年武汉化工区托管了洪山区花山镇“六村一场一湖”和建设乡整体。托管前,托管区域基本都是农田,规模以上企业仅有4家,年工业总产值仅0.8亿元,财政收入不到0.5亿元(含协税)。经过5年努力,化工区从无到有,一座现代化石化产业基地已经拔地而起。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400亿

“十二五”期间,化工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3.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近400亿元,武汉化工区成为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助推武汉石化产业进入国家第一方阵。

铁路专用线达到22公里

数读

实现“两个提升”,优化流程保障民生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升园区居民幸福指数。建成八吉鑫府农民还建社区,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安置了1747户约4200名农民。完成20个村10634户2.9万农民户口改登为“湖北省居民户口”,投入8.73亿元,为2.21万人办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手续,实现社保全覆盖。“北湖名居”公租房加快建设,新集和白羊山农民还建社区启动了前期工作,大力解决被征地农民安居乐业问题。2015年7月,白羊山农民还建社区项目正式奠基。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积极推进机构改革,构建“纵向扁平化、横向大部制”的管理构架。出台《武汉化工区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第246号令),被授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区级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为园区理顺职权关系,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设立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财政、税务、工商、国土规划和土地储备等机构,为企业、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印发《武汉化工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工作指南》等文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供电:2座变电站

污水处理:3000吨/日

供水:16万吨/日

供热:1200吨/小时

铁路专用线:22公里

管廊:24.5公里

“十二五”期间,武汉化工区以“建设一流生态化工园区”为目标,坚持循环经济和“五个一体化”(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的理念,抢抓国家出台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和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园区建设全面展开,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开放日,市民参观中韩石化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后水质清澈可养鱼

本版撰文:张平 汪文汉

中国化工园区20强

2015年5月,成功入选中国化工园区20强。


来源:http://cjrb.cjn.cn/html/2015-12/29/content_5499216.htm

X关闭
X关闭